很多朝廷能臣,結局都很悲慘。
我們先看看西漢的周亞夫,這是個做事一絲不苟非常嚴謹且威信頗高的人。漢文帝視察軍營,行至細柳營前,不但沒人迎接,反被擋了駕。守衛營門的都尉說:「將軍有令,在軍中只服從將軍的命令。」漢文帝要乘車入營,又被喝止:「將軍有令,軍營內,車馬不許奔跑。」文帝下車,徒步來到將軍帳中,見周亞夫身著軍裝,手持利劍,威風凜凜地站著。周亞夫朗聲道:「軍服在身,例不下拜,請允許我以軍禮朝見皇上。」漢文帝可不是小家子器的皇帝,大為讚賞他。文帝死前,對景帝劉啟說:「假如國家遇到緊急事變,周亞夫可以統領軍隊,擔當重任。」
公元前154年,吳、楚等七諸侯國發動叛亂,吳王劉濞謀圖皇位。景帝把平亂的重任交給了周亞夫。周亞夫處驚不亂,治軍嚴謹又善於用兵,只3個月就平定了吳、楚等七國叛亂,維護了西漢王朝的集中統一。這不可謂功勞不大!景帝任功勞卓著的周亞夫為丞相,然而周亞夫性格耿直,身為丞相,該說的話他不管景帝高興不高興都要說。
景帝要廢黜太子劉榮,他在朝堂上拚命阻撓,弄得景帝大為光火;景帝遵母后的意思,想給皇后的哥哥王信封侯,周亞夫反對,說:「高皇帝有約定『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王信雖是皇后的兄弟,但無功可言,封他為侯就違反了祖制。」景帝只好作罷。不久,匈奴王徐盧等5人投降漢朝,景帝要封徐盧5人為侯。周亞夫又反對:「他們背叛自己的君主來投降,陛下如封他們為侯,將來又怎麼責備不忠的人臣呢?」景帝發怒,罷免了周亞夫的丞相。
一天,景帝召見周亞夫,賞賜他食物,擺在他面前是一大塊沒切細的肉,也沒有筷子。周亞夫臉上憤憤不平,回頭讓侍從送上食筷。周亞夫走後,景帝擔憂道:「這樣的人不能擔任少主的臣下。」後來周亞夫的兒子犯了事,連帶周亞夫一併入了獄,周亞夫在獄裡一言不發,氣得景帝大罵道:「不需供詞,照樣可以殺你。」最後,周亞夫冤死在牢里,不吃不喝,吐血而亡。
受漢武帝重託的霍光,把持朝政,幫助年僅8歲的漢昭帝施行休養生息的政策,減輕稅收,減少勞役,使得在漢武帝與匈奴打了多年仗的漢朝又重新恢復生機,國家也富裕起來。
然而漢昭帝21歲那年突然病死了,昭帝沒有兒子,霍光與大臣們一商量,把漢武帝的一個孫子劉賀立為帝。劉賀是個浪蕩子,帶了兩百多人人皇宮,整天吃喝玩樂,把皇宮弄得烏煙瘴氣。霍光與大臣們聯名上書,請求皇太后下詔廢了劉賀,另立漢武帝的曾孫劉珣為帝,這就是歷史上的漢宣帝。
史書上說,漢宣帝即位,去謁見高廟時,大將軍霍光陪在他身邊,漢宣帝內心懼怕他,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一樣驚惶不安。霍光因長期把持朝政,難免不朝綱獨斷,久而久之,臉上就生了許多傲慢,樹敵便頗多。一個叫徐福的茂陵人上書宣帝,說「霍氏太強盛了,陛下如果愛惜他們,就應該加以抑制」。奏章呈上去多次,宣帝都不採納。宣帝完全可以提醒霍光,甚至還可以把徐福的奏摺給霍光看,讓霍光一家有所收斂。但宣帝沒這麼做,直等老臣霍光一死,安了個霍氏企圖謀反的罪名,把霍家殺了個凈光。
史書上贊霍光:面對大是大非毫不動搖,安定了社稷,擁護昭帝,選立宣帝,即使周公、伊尹,也不比霍光的功德大。然而就是這麼一個維護了漢室的忠臣,卻落了個滿門抄斬。
明朝宰相張居正,在明神宗皇帝時期大權獨攬,推動改革,觸動了權貴豪士們的利益,於是招致了怨恨,即使是神宗皇帝也不能容忍他的自信,因此他死後,即刻遭到大臣們的激烈攻擊,直至抄沒家產,家屬也跟霍光的家屬一樣遭到殺戳。
直到萬曆朝終止,明熹宗時期,才有廷臣敢在朝廷上稱讚張居正,明熹宗才下詔恢復張居正的名譽,按照禮儀給予安葬祭祀。
明史記載,張居正在位時,威勢「幾乎震主」,這便是他死後一旦遭人誣陷,神宗皇帝就立馬採取行動的原因。
封建社會裡,慘死的忠良很多,然而,在國家的危難時刻,都是像周亞夫、霍光、張居正這樣的大臣鐵肩挑重擔、排除萬難,使整個國家又恢復平靜,使老百姓們又有了安定的生活。但是,在封建社會裡,太大的功勞卻會給他們招來禍患,這就是能臣的悲劇。
歷史傳奇:能臣的悲劇,為什麼能臣到最後都不能善終
很多朝廷能臣,結局都很悲慘。
我們先看看西漢的周亞夫,這是個做事一絲不苟非常嚴謹且威信頗高的人。漢文帝視察軍營,行至細柳營前,不但沒人迎接,反被擋了駕。守衛營門的都尉說:「將軍有令,在軍中只服從將軍的命令。」漢文帝要乘車入營,又被喝止:「將軍有令,軍營內,車馬不許奔跑。」文帝下車,徒步來到將軍帳中,見周亞夫身著軍裝,手持利劍,威風凜凜地站著。周亞夫朗聲道:「軍服在身,例不下拜,請允許我以軍禮朝見皇上。」漢文帝可不是小家子器的皇帝,大為讚賞他。文帝死前,對景帝劉啟說:「假如國家遇到緊急事變,周亞夫可以統領軍隊,擔當重任。」
公元前154年,吳、楚等七諸侯國發動叛亂,吳王劉濞謀圖皇位。景帝把平亂的重任交給了周亞夫。周亞夫處驚不亂,治軍嚴謹又善於用兵,只3個月就平定了吳、楚等七國叛亂,維護了西漢王朝的集中統一。這不可謂功勞不大!景帝任功勞卓著的周亞夫為丞相,然而周亞夫性格耿直,身為丞相,該說的話他不管景帝高興不高興都要說。
景帝要廢黜太子劉榮,他在朝堂上拚命阻撓,弄得景帝大為光火;景帝遵母后的意思,想給皇后的哥哥王信封侯,周亞夫反對,說:「高皇帝有約定『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王信雖是皇后的兄弟,但無功可言,封他為侯就違反了祖制。」景帝只好作罷。不久,匈奴王徐盧等5人投降漢朝,景帝要封徐盧5人為侯。周亞夫又反對:「他們背叛自己的君主來投降,陛下如封他們為侯,將來又怎麼責備不忠的人臣呢?」景帝發怒,罷免了周亞夫的丞相。
一天,景帝召見周亞夫,賞賜他食物,擺在他面前是一大塊沒切細的肉,也沒有筷子。周亞夫臉上憤憤不平,回頭讓侍從送上食筷。周亞夫走後,景帝擔憂道:「這樣的人不能擔任少主的臣下。」後來周亞夫的兒子犯了事,連帶周亞夫一併入了獄,周亞夫在獄裡一言不發,氣得景帝大罵道:「不需供詞,照樣可以殺你。」最後,周亞夫冤死在牢里,不吃不喝,吐血而亡。
受漢武帝重託的霍光,把持朝政,幫助年僅8歲的漢昭帝施行休養生息的政策,減輕稅收,減少勞役,使得在漢武帝與匈奴打了多年仗的漢朝又重新恢復生機,國家也富裕起來。
然而漢昭帝21歲那年突然病死了,昭帝沒有兒子,霍光與大臣們一商量,把漢武帝的一個孫子劉賀立為帝。劉賀是個浪蕩子,帶了兩百多人人皇宮,整天吃喝玩樂,把皇宮弄得烏煙瘴氣。霍光與大臣們聯名上書,請求皇太后下詔廢了劉賀,另立漢武帝的曾孫劉珣為帝,這就是歷史上的漢宣帝。
史書上說,漢宣帝即位,去謁見高廟時,大將軍霍光陪在他身邊,漢宣帝內心懼怕他,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一樣驚惶不安。霍光因長期把持朝政,難免不朝綱獨斷,久而久之,臉上就生了許多傲慢,樹敵便頗多。一個叫徐福的茂陵人上書宣帝,說「霍氏太強盛了,陛下如果愛惜他們,就應該加以抑制」。奏章呈上去多次,宣帝都不採納。宣帝完全可以提醒霍光,甚至還可以把徐福的奏摺給霍光看,讓霍光一家有所收斂。但宣帝沒這麼做,直等老臣霍光一死,安了個霍氏企圖謀反的罪名,把霍家殺了個凈光。
史書上贊霍光:面對大是大非毫不動搖,安定了社稷,擁護昭帝,選立宣帝,即使周公、伊尹,也不比霍光的功德大。然而就是這麼一個維護了漢室的忠臣,卻落了個滿門抄斬。
明朝宰相張居正,在明神宗皇帝時期大權獨攬,推動改革,觸動了權貴豪士們的利益,於是招致了怨恨,即使是神宗皇帝也不能容忍他的自信,因此他死後,即刻遭到大臣們的激烈攻擊,直至抄沒家產,家屬也跟霍光的家屬一樣遭到殺戳。
直到萬曆朝終止,明熹宗時期,才有廷臣敢在朝廷上稱讚張居正,明熹宗才下詔恢復張居正的名譽,按照禮儀給予安葬祭祀。
明史記載,張居正在位時,威勢「幾乎震主」,這便是他死後一旦遭人誣陷,神宗皇帝就立馬採取行動的原因。
封建社會裡,慘死的忠良很多,然而,在國家的危難時刻,都是像周亞夫、霍光、張居正這樣的大臣鐵肩挑重擔、排除萬難,使整個國家又恢復平靜,使老百姓們又有了安定的生活。但是,在封建社會裡,太大的功勞卻會給他們招來禍患,這就是能臣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