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劇里日軍軍官的標配就是一把軍刀和一支南部十四式手槍 ,但事實上日軍裝配的手槍遠不止南部十四這一款,以下就簡單介紹一下南部十四式之外的日軍手槍裝備情況。裝備南部式手槍的日本海軍軍官日軍制式手槍起源——史密斯威森左輪手槍幕府末年美國海軍用軍艦強行打開了日本的國門,史稱」黑船扣關「。現代左輪手槍也隨之流入日本。幕末時代暗殺潮盛行,在刺殺幕府大佬井伊直弼的「櫻田門外事件」中倒幕派武士已經開始使用左輪手槍。幕末的時尚潮男坂本龍馬更是直言手槍已經取代刀劍了。在寺田屋事件中坂本龍馬就是靠著他的史密斯威森二號左輪手槍從數十名幕府巡捕的抓捕中全身而退。不過此時的手槍僅僅是部分「弄潮兒」的新玩意,幕府軍和倒幕派軍隊中均未統一配發手槍。坂本龍馬和史密斯威森二號轉輪手槍
明治政府成立後效法西方建立了全新的陸海軍,自然要裝備制式手槍。明治11年(1878年)日本開始向美國進口史密斯威森三號左輪手槍作為軍隊的制式手槍(日本稱為 米式一番型拳銃),該槍就是日本第一款制式手槍,中日甲午戰爭時期日軍使用的也多是該手槍。史密斯威森三號轉輪手槍開啟國產之路——二十六年式手槍與奉行造不如買理念的晚清軍隊不同,日本一直強調武器國產化。甲午戰爭前日本陸軍的步槍和火炮都已經基本完成國產化,手槍自然也要國產化。1892年日本以法國MAS1892型手槍為原型研製發射無煙火藥的新式手槍,並於次年(明治二十六年)研製成功,命名為二十六年式回転式拳銃。法制MAS1892型轉輪手槍明治二十六年式轉輪手槍
明治二十六年式手槍 口徑9MM 全長231mm 全重907g 裝彈6發,除了是日本第一款國產制式手槍外唯一的特點就是威力小! 二十六年式手槍使用的9*22MM手槍彈 彈丸重15克 槍口初速僅有152米/秒 而槍口動能僅有112焦耳,而一般的勃朗寧手槍的7.65mm手槍彈的初速達371米/秒 槍口動能達416焦耳,槍口動能差距接近四倍。 同時期的手槍彈里,二十六年式手槍彈的只比.25ACP彈藥威力略高(彈藥尺寸6.35x16mm 槍口初速248米/秒 槍口動能89焦耳)而.25ACP彈的定位是給微型自衛手槍使用的。作為軍用手槍的二十六年式手槍威力僅能勝過此類手槍實在是不光彩。.25ACP彈藥的袖珍手槍
二十六年式手槍的威力說是同時期軍用手槍里墊底的,比起作為軍用手槍 更適合作為女士自衛手槍。之後雖然被南部十四式手槍所取代但是在摳門的日軍中該槍要一直裝備到二戰結束,在抗戰中該槍也是比較常見的武器。使用二十六年式手槍的侵華日軍世界上最危險的手槍——九四式手槍1933年日本陸軍省給南部十四式手槍的研製者南部麒次郎 下達了新的設計任務,要求設計一款新型輕型手槍供空勤人員 車組人員等非一線戰鬥人員使用,新槍要求和南部十四式使用同種彈藥(8MM手槍彈),在性能不輸於南部十四的同時要求新槍儘可能的輕便和便宜。新槍在1934年設計成功,因當年是日本皇紀2594年,故新槍被命名為94式手槍94式手槍
94式口徑8mm 全重765克 全長187mm 彈容量6發,不但外形醜陋,而且該槍可以說是對射手最危險的手槍了——不用扣扳機就能發射。94式槍身外有一根外露的擊錘固定桿,一摁這個杆子就能擊發子彈。試想一下一個坦克駕駛員在狹窄的坦克里轉身時攜帶的94式手槍不小心撞到了坦克內部的鋼鐵零件 很有可能就是砰的一聲,走火了。摔倒地上也可能造成走火,總之94式給使用者造成的威脅往往比對目標更大。94式的外露擊錘桿如何不扣扳機完成射擊
94式手槍的生產從1935年開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十年間共生產了7萬餘支,主要作為車組成員、炮兵、空勤人員等非一線參戰人員的自衛手槍,在抗戰我國軍民也有不少繳獲。日本軍官的購買的外國手槍這裡先補充一個概念叫「私物手槍」,顧名思義就是屬於私人物品的手槍。在舊日本軍刀中軍官的 軍裝 軍刀 望眼鏡和配槍在內的所有軍旅物品都是軍官自己掏錢買的,屬於個人物品,而不是軍隊的財產。
既然是自行採購,那就不可能做到統一型號了,有錢的軍官可以購買昂貴奢華的高級左輪手槍,家庭困難的軍官就只能購買一些廉價的手槍了。尤其在1940年之前外國手槍一直可以輸入日本,許多軍官都會選擇購買性能更好價格更實惠的歐美手槍。1935年日本國產的南部十四式手槍售價在60日元以上,而性能好的多的比利時制FN1903式手槍也只賣35日元。(所以在戰前 日本軍官購買本國手槍更多其實是出於「愛國」考慮而非實際性能考慮)槍械店的手槍廣告
日軍尤其喜歡勃朗寧系列手槍,日俄戰爭中指揮旅順戰役的乃木希典將軍使用的就是一支勃朗寧1900手槍,其後續的M1903 M1910手槍在日軍軍官中也大受歡迎,因為日軍軍官們大量使用勃朗寧手槍,日本陸軍還專門開設了生產勃朗寧7.65mm手槍彈的生產線。在日軍軍官中大受歡迎的勃朗寧系列手槍
理論上1940年以前出現的手槍都有可能被販賣到日本軍官手中,侵華日軍尤其是抗戰初期的日軍軍官使用的手槍種類會是非常繁多的,楊靖宇將軍的三支配槍中有兩支柯爾特手槍(M1903 和M1905)就都是從日軍軍官中繳獲來的。使用毛瑟C96的日軍軍官侵華日軍中的手槍裝備情況110師團投降移交武器清單
上圖為日本110師團投降後移交的武器清單,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 該師團裝備的手槍有 :
南部14式251支 、94式48支、26式轉輪手槍41支、各式毛瑟手槍83支、日造杉浦式手槍(日本仿造的勃朗寧手槍)38支、八音手槍(勃朗寧1903式手槍)192支、未標明型號的勃朗寧手槍6支、南部式手槍(7mm袖珍型)3支;
110師團共計有各式手槍662支,其中日軍制式手槍(南部14式 94式 26式)共340支只佔到總數量的51%,而南部14式手槍的佔比則只有37%。
現在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了就是歷史上日軍的手槍尤其是軍官們的配槍狀況應當是萬國造,現代抗戰劇中日軍清一色的使用南部十四式手槍不能說錯誤,但至少也是不合理的。
以上資料來源 高知縣立坂本龍馬紀念館 https://www.ryoma-kinenkan.jp/country/cn/
日本軍的拳銃—杉浦久也
110師團武器移交清單
抗戰劇里日軍軍官清一色配備南部十四手槍其實是錯誤的
抗戰劇里日軍軍官的標配就是一把軍刀和一支南部十四式手槍 ,但事實上日軍裝配的手槍遠不止南部十四這一款,以下就簡單介紹一下南部十四式之外的日軍手槍裝備情況。裝備南部式手槍的日本海軍軍官
日軍制式手槍起源——史密斯威森左輪手槍
幕府末年美國海軍用軍艦強行打開了日本的國門,史稱」黑船扣關「。現代左輪手槍也隨之流入日本。幕末時代暗殺潮盛行,在刺殺幕府大佬井伊直弼的「櫻田門外事件」中倒幕派武士已經開始使用左輪手槍。幕末的時尚潮男坂本龍馬更是直言手槍已經取代刀劍了。在寺田屋事件中坂本龍馬就是靠著他的史密斯威森二號左輪手槍從數十名幕府巡捕的抓捕中全身而退。不過此時的手槍僅僅是部分「弄潮兒」的新玩意,幕府軍和倒幕派軍隊中均未統一配發手槍。
坂本龍馬和史密斯威森二號轉輪手槍
明治政府成立後效法西方建立了全新的陸海軍,自然要裝備制式手槍。明治11年(1878年)日本開始向美國進口史密斯威森三號左輪手槍作為軍隊的制式手槍(日本稱為 米式一番型拳銃),該槍就是日本第一款制式手槍,中日甲午戰爭時期日軍使用的也多是該手槍。
史密斯威森三號轉輪手槍
開啟國產之路——二十六年式手槍
與奉行造不如買理念的晚清軍隊不同,日本一直強調武器國產化。甲午戰爭前日本陸軍的步槍和火炮都已經基本完成國產化,手槍自然也要國產化。1892年日本以法國MAS1892型手槍為原型研製發射無煙火藥的新式手槍,並於次年(明治二十六年)研製成功,命名為二十六年式回転式拳銃。
法制MAS1892型轉輪手槍
明治二十六年式轉輪手槍
明治二十六年式手槍 口徑9MM 全長231mm 全重907g 裝彈6發,除了是日本第一款國產制式手槍外唯一的特點就是威力小! 二十六年式手槍使用的9*22MM手槍彈 彈丸重15克 槍口初速僅有152米/秒 而槍口動能僅有112焦耳,而一般的勃朗寧手槍的7.65mm手槍彈的初速達371米/秒 槍口動能達416焦耳,槍口動能差距接近四倍。 同時期的手槍彈里,二十六年式手槍彈的只比.25ACP彈藥威力略高(彈藥尺寸6.35x16mm 槍口初速248米/秒 槍口動能89焦耳)而.25ACP彈的定位是給微型自衛手槍使用的。作為軍用手槍的二十六年式手槍威力僅能勝過此類手槍實在是不光彩。
.25ACP彈藥的袖珍手槍
二十六年式手槍的威力說是同時期軍用手槍里墊底的,比起作為軍用手槍 更適合作為女士自衛手槍。之後雖然被南部十四式手槍所取代但是在摳門的日軍中該槍要一直裝備到二戰結束,在抗戰中該槍也是比較常見的武器。
使用二十六年式手槍的侵華日軍
世界上最危險的手槍——九四式手槍
1933年日本陸軍省給南部十四式手槍的研製者南部麒次郎 下達了新的設計任務,要求設計一款新型輕型手槍供空勤人員 車組人員等非一線戰鬥人員使用,新槍要求和南部十四式使用同種彈藥(8MM手槍彈),在性能不輸於南部十四的同時要求新槍儘可能的輕便和便宜。新槍在1934年設計成功,因當年是日本皇紀2594年,故新槍被命名為94式手槍
94式手槍
94式口徑8mm 全重765克 全長187mm 彈容量6發,不但外形醜陋,而且該槍可以說是對射手最危險的手槍了——不用扣扳機就能發射。94式槍身外有一根外露的擊錘固定桿,一摁這個杆子就能擊發子彈。試想一下一個坦克駕駛員在狹窄的坦克里轉身時攜帶的94式手槍不小心撞到了坦克內部的鋼鐵零件 很有可能就是砰的一聲,走火了。摔倒地上也可能造成走火,總之94式給使用者造成的威脅往往比對目標更大。
94式的外露擊錘桿
如何不扣扳機完成射擊
94式手槍的生產從1935年開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十年間共生產了7萬餘支,主要作為車組成員、炮兵、空勤人員等非一線參戰人員的自衛手槍,在抗戰我國軍民也有不少繳獲。
日本軍官的購買的外國手槍
這裡先補充一個概念叫「私物手槍」,顧名思義就是屬於私人物品的手槍。在舊日本軍刀中軍官的 軍裝 軍刀 望眼鏡和配槍在內的所有軍旅物品都是軍官自己掏錢買的,屬於個人物品,而不是軍隊的財產。
既然是自行採購,那就不可能做到統一型號了,有錢的軍官可以購買昂貴奢華的高級左輪手槍,家庭困難的軍官就只能購買一些廉價的手槍了。尤其在1940年之前外國手槍一直可以輸入日本,許多軍官都會選擇購買性能更好價格更實惠的歐美手槍。1935年日本國產的南部十四式手槍售價在60日元以上,而性能好的多的比利時制FN1903式手槍也只賣35日元。(所以在戰前 日本軍官購買本國手槍更多其實是出於「愛國」考慮而非實際性能考慮)
槍械店的手槍廣告
日軍尤其喜歡勃朗寧系列手槍,日俄戰爭中指揮旅順戰役的乃木希典將軍使用的就是一支勃朗寧1900手槍,其後續的M1903 M1910手槍在日軍軍官中也大受歡迎,因為日軍軍官們大量使用勃朗寧手槍,日本陸軍還專門開設了生產勃朗寧7.65mm手槍彈的生產線。
在日軍軍官中大受歡迎的勃朗寧系列手槍
理論上1940年以前出現的手槍都有可能被販賣到日本軍官手中,侵華日軍尤其是抗戰初期的日軍軍官使用的手槍種類會是非常繁多的,楊靖宇將軍的三支配槍中有兩支柯爾特手槍(M1903 和M1905)就都是從日軍軍官中繳獲來的。
使用毛瑟C96的日軍軍官
侵華日軍中的手槍裝備情況110師團投降移交武器清單
上圖為日本110師團投降後移交的武器清單,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 該師團裝備的手槍有 :
南部14式251支 、94式48支、26式轉輪手槍41支、各式毛瑟手槍83支、日造杉浦式手槍(日本仿造的勃朗寧手槍)38支、八音手槍(勃朗寧1903式手槍)192支、未標明型號的勃朗寧手槍6支、南部式手槍(7mm袖珍型)3支;
110師團共計有各式手槍662支,其中日軍制式手槍(南部14式 94式 26式)共340支只佔到總數量的51%,而南部14式手槍的佔比則只有37%。
現在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了就是歷史上日軍的手槍尤其是軍官們的配槍狀況應當是萬國造,現代抗戰劇中日軍清一色的使用南部十四式手槍不能說錯誤,但至少也是不合理的。
以上資料來源 高知縣立坂本龍馬紀念館 https://www.ryoma-kinenkan.jp/country/cn/
日本軍的拳銃—杉浦久也
110師團武器移交清單